今天是: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变更登记)
适用

(一)窗口办理

已经登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因下列情形发生变更的,当事人可申请变更登记:

1.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类型或者身份证明号码发生变化的;

2.不动产坐落、面积、界址、用途等状况发生变化的;

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期限发生变化的;

4.同一权利人名下的不动产分割或者合并的;

5.土地权利性质、房屋性质发生变化的;

6.共有性质发生变化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网上办理

1.申请主体为中国国内具有二代身份证的成年居民。暂不支持企业、单位、未成年人、境外人士和委托代理人等线上办理;

2.变更登记全程网办业务范围为已完成房产电子分户图整理入库的全市通办楼盘;

3.办理情形适用于个人姓名或房屋坐落发生变更。

设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不动产登记规程》等

申请主体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应由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申请。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应当提供原件或电子证照。因特殊情况不能提供原件的,可提交该材料的出具机构、原件存档机构或者职权继受机构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一)窗口办理的,收件材料如下:

1.不动产登记申请表;

2.申请人身份证明(详见《不动产登记对身份证明、委托书的具体要求》);

3.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权证书》或《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共有的还应提交其他共有证等;

4.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证明材料:

(1)姓名、名称、身份证明类型或身份证明号码发生变化的:境内自然人或华侨的,提交户口簿(原件校核)或公安部门证明等;港、澳、台地区自然人的,提交港、澳、台地区管理部门出具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明号码变更的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需按司法部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认证和核验;境外自然人的,提交该国有关管理部门出具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明号码变更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需按司法部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认证与转递;境内法人、其他组织的,提交市场监督局或其他有权部门(如民政、人社部门等)核准名称变更登记的文件:市场监督部门出具的《名称核准变更通知书》原件 、《企业机读档案登记资料》原件;或其他有权部门(如民政、教育、人社部门)核准名称变更登记的文件(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查验的证件,免于提交);港、澳、台和境外法人、其他组织的,提交其批准和注册机构出具的名称变更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需按司法部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认证与转递;

※2023年11月7日后出具的外国公文书,属于《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缔约国名单范围内的其他缔约国公文书送中国内地使用,只需办理该国附加证明书,无需办理该国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领事认证。

(2)同一权利人分割或合并的:提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分割或合并的批准文件:用地变更批复、国有出让用地还需提交让合同补充协议(※国有出让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只提供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商品住房合并的,提交相关部门同意合并的批准文件。(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查验的证件,免于提交)

(3)坐落或门牌发生变化的,提交公安/地名/村委会等管理部门出具的地址变更或命名的文件;

(4)共有性质发生变更的,提交共有性质变更协议书或生效法律文书。夫妻共有财产共有性质变更的,还应提交婚姻关系证明:《结婚证》或《离婚证》、《离婚协议书》等;

(5)不动产用途发生变化的,提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用地变更批复、国有出让用地需提交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依法应当缴纳土地价款、纳税的,应提交土地价款缴清凭证、完税凭证:《土地价款付款证明》(出让金票据)和《东莞市契税已完税证明》(契税、印花税发票)或《土地转让行为免税(不征税)证明》;(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查验的证件,免于提交)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需提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6)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期限发生变化的,提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依法应当缴纳土地价款、纳税的,应提交土地价款缴清凭证、完税凭证:《土地价款付款证明》(出让金票据)和《东莞市契税已完税证明》(契税、印花税发票)或《土地转让行为免税(不征税)证明》;(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查验的证件,免于提交)

(7)土地面积、界址范围发生变化的,A:因自然灾害导致部分土地灭失的,提交部分宗地灭失的材料;B:其他面积、界址变更情形的,提交有权机关出具的批准文件:变更批复、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依法应当缴纳土地价款、纳税的,应提交土地价款缴清凭证、完税凭证:《土地价款付款证明》(出让金票据)和《东莞市契税已完税证明》(契税、印花税发票)或《土地转让行为免税(不征税)证明》;(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查验的证件,免于提交)

(8)划拨依法转为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变更的,提交市人民政府批准划拨转出让的证明文件: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复(含坐标)等;(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查验的证件,免于提交)

(9)土地权利性质发生变化的,提交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授权经营、作价出资入股等处置文件;依法需要补交土地价款的,还应提交缴纳土地价款的凭证;房屋性质发生变化的,提交有权机关出具的证实房屋性质发生变化的文件;

(10)依法应纳税的,提交完税结果材料。

※土地面积、界址范围发生变化及同一权利人分割或合并的,需提供地籍调查表(宗地界址点坐标等地籍调查成果)、宗地图。(待完善地籍调查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后,免于提交)。

注意事项:如申请人提交材料不符合法定要求,应根据登记机构要求补正。

(二)网上办理的,收件材料如下:

1.不动产登记申请表(网上填写);

2.申请人身份证明(通过省电子证照库自动获取或拍照上传);

3.原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共有的还应提交其他共有证等(系统自动获取或拍照上传);

4.房产分户图(系统信息获取)。

5.变更登记证明材料(拍照上传)

注意事项:如申请人提交材料不符合法定要求,应根据登记机构要求补正。

办理期限

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其中,存量商品房变更登记网办业务为1个工作日办结)。

收费标准及依据

依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减免部分不动产登记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964号)规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的免收不动产登记费。

办理机构

(一)窗口办理:

1.不动产所在镇街(园区)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人可通过互联网搜索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公众信息网、微信公众号查询具体窗口信息,并通过“i莞家”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预约办理)。

2.已纳入“全市通办楼栋清单”的商品房可到任一镇街(园区)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或通过“不动产登记+公证”便民服务窗口办理存量商品房变更登记业务(申请人可通过“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公众信息网、微信公众号查询具体窗口信息,并通过“i莞家”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搜索“市司法局”或窗口所在镇街政务服务大厅预约办理)。

(二)网上办理:搜索“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办事”进入“办事大厅”→选择“商品房变更登记”,认证登录后按提示操作。

办理时间

1.各镇街(园区)不动产登记机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法定节假日除外)。

2.“不动产登记+公证”便民服务窗口: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具体时间以窗口所在公证处为准。

3.微信公众号周一至周日24小时接受网办申请,登记部门于工作日完成受理、审核和发证。

领证方式

1.权利人自行领证;

2.权利人在申请环节委托代理人领证;

3.选择物流方式领证;

4.网办业务统一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电子证照,如需领取纸质证件可参照1至3办理。

业务监督、咨询方式

电话:0769-12345,互联网查询:“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公众信息网。

业务流程